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58篇
  免费   7008篇
  国内免费   2764篇
电工技术   1218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633篇
化学工业   12305篇
金属工艺   8220篇
机械仪表   4663篇
建筑科学   3458篇
矿业工程   4083篇
能源动力   1004篇
轻工业   1690篇
水利工程   1169篇
石油天然气   1383篇
武器工业   672篇
无线电   1648篇
一般工业技术   6508篇
冶金工业   2896篇
原子能技术   167篇
自动化技术   3212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1056篇
  2022年   1672篇
  2021年   2409篇
  2020年   2288篇
  2019年   1673篇
  2018年   1715篇
  2017年   1989篇
  2016年   2101篇
  2015年   2234篇
  2014年   3020篇
  2013年   2979篇
  2012年   3921篇
  2011年   3718篇
  2010年   2763篇
  2009年   2818篇
  2008年   2420篇
  2007年   3105篇
  2006年   2928篇
  2005年   2257篇
  2004年   2001篇
  2003年   1606篇
  2002年   1318篇
  2001年   1163篇
  2000年   912篇
  1999年   689篇
  1998年   555篇
  1997年   445篇
  1996年   399篇
  1995年   328篇
  1994年   282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56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易书钢  张向磊  郭斌 《中州煤炭》2020,(7):1-4,10
为了保证九里山矿1508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治理效果,通过现场数据测定、实验考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推进度、抽采负压、抽采管网等高位巷抽采关键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煤层越厚、推进度越快,瓦斯涌出量越大;孔抽期间理想抽采负压为25~30 kPa、巷抽期间理想抽采负压为5~10 kPa,高位巷并联支路及管路阻力会影响高位巷的抽采效果。  相似文献   
102.
史雅欣 《中州煤炭》2020,(8):122-126
汾西矿务局水峪矿部分工作面现已面临带压开采问题,受下伏奥陶系灰岩水害影响,工作面安全回采过程中的防治水工作难度增加,尤其是带压开采工作面底板灰岩水的有效探测变得异常紧迫与重要。为了解决底板带压开采工作面富水区的探测问题,水峪矿引入了并行电透视技术,并对相应工作面进行了探测应用。并行电透视技术相对于传统音频电透视技术具有仪器智能化控制发射接收切换、一发射点并行对应多接收点、仪器智能快速高效跑极施工的3项技术优势,可体现应用现场施工高效、实际探测效果可靠的技术特点。经过对并行电透视技术及探测应用效果分析研究,证明该方法技术领先,现场施工高效,实际探测结果可靠,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3.
以OMS-2粉体催化剂为基础,对催化剂进行挤出成型,考察粘结剂种类、粘结剂用量、润滑剂和孔结构改进剂用量、焙烧温度对成型催化剂机械强度的影响。得到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粘结剂硅溶胶用量为OMS-2粉体催化剂质量的105%~110%、辅助粘结剂纳米ZrO_2用量为OMS-2粉体催化剂质量的30%~35%、润滑剂田菁粉用量为OMS-2粉体催化剂质量的2. 5%~3. 0%、孔结构改进剂柠檬酸用量为OMS-2粉体催化剂质量的5%~6%,焙烧温度450℃。成型后催化剂机械强度可达150 N·cm~(-1),满足工业化应用对催化剂强度的要求。将成型催化剂应用于催化湿式氧化印染废水处理,经过432 h活性评价时间,COD平均去除率约91. 6%,反应结束后催化剂结构完整,平均机械强度约144 N·cm~(-1),表现出良好的水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4.
针对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引起的采掘和衔接问题,山西长平煤业公司通过技术引进,设计了基于信息自动化的智能化开采技术,为实现该矿安全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为研究古建筑木结构透榫节点的M-θ力学模型,在分析透榫节点构造特征与受力机理的基础上,建立其数值模型,用透榫节点的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节点缝隙、木材横纹弹性模量和大榫头长度对透榫节点受弯承载力的影响。根据受力分析结果,建立以弹性点、屈服点与极限点为特征点的三折线多参数M-θ力学模型,其结果与多数的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并将该力学模型应用于木构架的受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透榫节点的滞回耗能能力强,节点的变形主要集中在榫头处。当榫头与卯口之间的缝隙增大时,节点的受弯承载力降低。随木材横纹弹性模量的提高和大榫头长度的增加,节点的受弯承载力有一定提高。文章建立的M-θ力学模型能较好反映透榫节点的受力过程,适用于木构架的受力分析,其荷载 位移骨架曲线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研究成果可为古建筑木结构的维修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针对虎峰煤业2115工作面开采区煤层上部存在采空区和空巷的情况,结合工作面顺槽架棚支护的现状,通过采用“π”型梁支护管理工作面两侧端头和顺槽超前区顶板。现场实践表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工作面端头和超前区顶板管理较好,没有出现大面积网兜、落煤和落矸现象,顺槽金属棚能够及时回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7.
分析了淬火配分处理对锻态Fe-0.2C-9Mn-3.5Al钢显微组织及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态试验钢主要由块状δ-铁素体、马氏体和板条状残留奥氏体等多相构成;残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随等温淬火温度升高而增大,在310 ℃时达到峰值;310 ℃等温淬火后在400 ℃配分3 min时可以获得较优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1175 MPa和21.50%,强塑积达到25.26 GPa·%;应力-应变曲线中存在着明显的“锯齿”状起伏,可能与亚稳态的残留奥氏体集中转变为马氏体有关。  相似文献   
108.
采用535 ℃×2 h固溶制度,将热锻态2297铝锂合金固溶水淬后冷轧,冷轧压下量为95%,然后将轧制样品在不同温度(120~190 ℃)和时间(0~80 h)范围内进行时效处理。采用拉伸、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方法,分析时效温度和时间对铝锂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前的大塑性变形能获得纳米结构组织,能促进T1相均匀细小地析出,缩短合金达到峰时效的时间,最终成功制备了高强高塑性铝锂合金。在120~140 ℃温区内时效时,时效温度越高,达到峰时效的时间越短、强度越高。140 ℃达到峰时效时间缩短为40 h,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525 MPa、478 MPa和7.7%,主要强化相为细小的T1相。在170~190 ℃温区内时效时,时效温度越高,达到峰时效的时间越短,但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迅速下降。170 ℃时效8 h达到峰时效状态,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是503 MPa、462 MPa和5.0%,主要强化相仍为T1相,但已经明显粗化。  相似文献   
109.
采用累积叠轧焊+中间退火法复合轧制1060Al/Fe基非晶多层铝合金复合板材。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仪以及拉伸试验机分析Al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变化、断口形貌、物相组成以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Fe基非晶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在300 ℃中间退火过程中发生部分晶化,在累积变形轧制过程中发生破碎,并随着变形道次的增加,破碎程度随之增大;复合板前6道次的累积轧制变形出现了明显的加工软化现象,并且随着变形道次的增加,其加工软化的效果愈明显;随着累积轧制变形道次增加,Al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2道次轧制变形后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达到了最大值为140 MPa和156 MPa,伸长率为5.53%,达到最佳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提高匹配机械弹性车轮(MEW)的某越野车操纵稳定性,考虑MEW与传统子午线轮胎侧偏特性存在的不确定性摄动,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为电子稳定控制(ESC)程序设计了鲁棒反馈控制器;引入轮胎侧偏刚度不确定性的范数有界模型,运用Schur补引理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求解反馈矩阵。设定不同的车速和路面附着系数,通过搭建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对控制器展开鱼钩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匹配MEW的ESC控制器能够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跟踪误差分别稳定在0.03~0.3 rad/s与0.06~0.1 rad之内,并且设计的控制算法对MEW在05倍普通充气车轮侧偏刚度变化范围内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从而为匹配MEW的整车主动安全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